全周期扶持 全方位保障——江西民营经济“36条”解读

  一揽子新利好,向江西民营企业扑面而来。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10月2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省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36条”),以36条政策干货切实支持新时代江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缘何此时出台?

  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版图上具有重要地位,一组数据能直观体现:近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非公经济创造了全省62.1%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全省77%的税收、实现了82.5%的城镇就业。 南京高淳新闻网

  毋庸置疑,江西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要看到,受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我省民营企业面临信心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经营压力加大、创新能力不强等困难和问题。

  如何回应当前民营企业的关切期盼,帮助提振发展信心?

  今年7月中央民营经济“31条”出台后,我省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面对面听取我省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省发改委等省直单位也密集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研究细化支持措施。”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前虎介绍,在此背景下,经过多次修改,省委省政府于近期审议通过“36条”。 热点评论网

  “36条”从提信心、拓空间、解难题、促创新、护权益、助成长等6个方面提出36条政策举措,积极回应民营企业诉求,为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全周期扶持:扫障碍、搭平台、给机会、护成长

  坚持问题导向,全生命周期守护民营企业,是“36条”的鲜明特征。

  为提振市场信心,“36条”从两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细化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可以参加的公开商务活动,并落实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另一方面,在重大涉企政策调整上,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并给予缓冲期,为民营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给政商双方都吃下定心丸。 建瓯新闻网

  企业要发展,投资机会很重要。聚焦拓展发展空间,“36条”着力为民营企业扫障碍、搭平台、给机会。

  在严格实行“非禁即入”等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我省专门搭建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推介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等三张项目清单。“10月上旬,网站已发布第一批清单,共包含207个项目,让民营企业愿投、敢投、有回报。”省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负责人说。

  为支持中小民企参与政府采购活动,“36条”明确:对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项目和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原则上向中小企业采购;4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预留中小企业份额由30%提高至40%。 联合富华

  聚焦维护企业权益,“36条”要求监管执法更有温度、维权处置更有速度——

  对涉法涉诉民营企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一般应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不搞“死封”“死扣”,尽量“活封”“活扣”,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迭代优化“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制度,对诚信企业无事不扰;统筹“12345”热线、非公企业维权中心、营商全媒体等平台,建立健全涉民企诉求的快速处理机制,让民营企业更有安全感。

  全方位保障:让融资、用工、用地、用电不再难 股市新闻网

  生产要素有保障,企业发展才安心。

  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用电难,是困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难题。此次出台的“36条”,对保障民营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用电等生产要素,均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融资方面,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比重,明确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到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推动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户数持续增长,且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

  人才用工上,给予若干政策倾斜支持:发布民企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对新经济新业态建立差异化人才标准;对重点民企“一企一策”制定人才用工专项支持措施;对民企职称评审进一步放宽条件,比如,符合条件者可跨级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大同热点网

  用地方面,提出“三项创新”政策:允许工业、仓储等土地用途混合利用,鼓励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等涉及的多宗土地实行整体供应。

  用能方面,提出不仅要强化保障,更要降低用电成本。其中,就包括对企业建设分布式储能项目加大支持,并推动供能企业的投资界面免费延伸至企业建筑区划红线。“这意味着,供电公司将为企业一路免费铺设供电线路,直至企业工厂的建筑内部。”省发改委相关专家解读。

  要素保障奠定企业生存基础,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为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发展,“36条”提出,推动科创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对入选或被认定为科技型企业的民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民企实施的增资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各地将加大补助力度。 娱乐新闻网

  与此同时,我省将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支持创建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支持打造一批“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支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助推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为确保我省民营经济‘36条’能真正落地见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上下联动,强化政企互动,倡导全社会共同推动,更好助力江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王前虎说。(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 晔)

吉林时政网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并不涉及未公开的内容。
2、本站转载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及非法用途,如产生法律纠纷与本站无关 。
3、本站不保证所提供内容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及版权合法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法律责任。
4、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资源可能侵犯其版权或其他权利的,请发邮件到邮箱shanchuwenzhang@foxmail.com,工作时间一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aicc.cn/17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