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护航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赣州市抓实“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赣州市连续获评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公众安全感持续位列全省第一。近日,全省“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座谈会在赣州举行,会议认为,赣州认真贯彻中央、省工作部署,坚持将全民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程,夯实基础、聚焦重点、创新创特、持续发力,努力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为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夯基础抓重点 全面彰显普法工作效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在组织领导、工作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普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重点主题,紧扣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作为。 蒙城新闻网

  强化保障夯基础。选优配强普法骨干,注重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以强化司法所建设为依托,采取招录、选调、聘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2022年新建或改(扩)建司法所办公用房76个,招录司法所辅助岗人员192名。发展壮大社会普法工作力量,着重从执法司法机关业务骨干、专家学者、资深律师等群体中,遴选人员充实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目前,我市已组建普法讲师团21个589人、普法志愿者队伍756支1.6万余人。加强对普法工作人员特别是新上任人员的系统培训,提升队伍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2021年以来,共有649名普法骨干参加市本级培训。 淮北新闻网

图为上犹县“八五”普法讲师团深入该县各乡(镇)开展巡回宣讲活动。 杨人业 何泽芸 摄

  重点内容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周”暨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宪法宣誓工作体系。突出民法典学习宣传,2023年在全市蓬勃开展“典亮校园·成长守护”“典亮地标·营造氛围”“典亮文艺·惠民暖心”等七大行动,累计开展活动3496场次,受众达112.9万余人次;围绕居住权、高空抛物等涉民法典重点、亮点内容,推出《赣南表嫂来学法》系列短视频,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受众达700余万人次。 镀锌槽钢

  重点对象无遗漏。坚持抓关键少数、重点群体的原则,把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基层群众列为普法重点对象,实行分类宣传、分层施教,持续铸牢全社会法治信仰。抓实“带头人”学法考法,落实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制度。2021年出台赣州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实施方案,将线下考法作为新提任领导干部“必修课”;2023年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市级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的工作方案,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增强国家工作人员法纪意识、底线思维。抓牢“接班人”尊法学法。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做到法治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为全市1081所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1246名,经常性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主题举办普法讲座,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尊法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抓好“明白人”学法用法。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强化使用管理,带动基层群众学法用法。目前,全市已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23.2万余人,全市农村(社区)法治元素随处可见,有力推动广大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吕梁经济网

  重点领域无盲区。结合经济发展重点、社会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焦点,全面开展法治宣传,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全市组织开展“法治体检”活动698次,通过为企业“把脉问诊”,排查法律风险2552个,化解涉企纠纷2403个,有效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活动3700余次,设立服务点316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亿余元。围绕电信网络诈骗这个治理难点、社会热点,组织开展“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筑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一道防线”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全市“法律明白人”骨干走村入户开展宣传,举办反电诈法治文艺演出523场,发放防骗宣传手册100余万册。《光头刘sir讲反诈》系列短视频,全网综合浏览量近亿次,获CCTV12社会与法频道、“学习强国”宣传推广。常态化宣传扫黑除恶有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教育群众“识黑辨恶”,发动群众“控黑揭恶”,开展宣传活动9000余场次。

青岛消费网

  抓创新创特色 全力打造赣南特色品牌

  坚持创新引领,在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地方文艺普法、智慧普法等方面亮点突出,成效明显。

  全面推进红色法治基因传承。高度重视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转化、宣传,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全力建设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展示基地”,推进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专项研究”。2021年组建红色法治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司法行政视角下中央苏区红色法制建设探讨》得到司法部的肯定。2023年,重点抓好《中央苏区法律文本整理汇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行政史》两项研究。其中《中央苏区法律文本整理汇编》作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重点课题,已列入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建设研究资料汇编和著作”出版工作方案》。将编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行政史》列为我市司法行政工作重点,这项研究将填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行政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全力打造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传播平台,抓好“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红色法治文化精品工程”。在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面,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城乡规划、文旅项目、红培基地,打造红色法治文化阵地24个;在“红色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方面,推出“寻乌经验”央视专题片、山歌剧《苏区干部好作风》等一批精品力作,试点红色法治文化直播,组织律师等走进红色法治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法治故事,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法治文化熏陶。 亳州要闻网

  创新发展赣南文艺普法。着眼“做大做强赣南文艺普法品牌”,借力互联网赋能,大力发展网络法治文艺,这一做法在2023年全省普法骨干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近年来,我市依托兴国山歌、安远采茶戏、全南车马灯等地方文艺形式,打造赣南特色法治文艺节目,并将其录制成视频推送至微信、抖音等平台,推动法治文艺渗入群众日常生活,累计创作视频类法治文艺作品550余部,23部获国家级奖项,19部获省级奖项。同时,开创律师说法栏目,采用“互联网+以案释法”模式,组织律师编创情景剧、山歌、说唱、小品等,推出《赣南律师来说法》《丽丽讲法》等一批律师说法栏目,江西公仁律师事务所参与制作普法短视频案例入选第二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抓创建强示范 持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坚持普治结合、以普促治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基层、行业、社会依法治理,法治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八五”普法以来,我市有19个村(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有13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获评数量在各设区市中最多。在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石城县申报的综合示范地区、寻乌县申报的“传承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打造‘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项目被推荐至中央依法治国办。(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邱铃) 秦皇岛新闻网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并不涉及未公开的内容。
2、本站转载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及非法用途,如产生法律纠纷与本站无关 。
3、本站不保证所提供内容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及版权合法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法律责任。
4、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资源可能侵犯其版权或其他权利的,请发邮件到邮箱shanchuwenzhang@foxmail.com,工作时间一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aicc.cn/183165.html